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山东省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十条意见》(鲁教职发〔2018〕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加快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齐鲁工匠后备人才,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鲁教职处函〔2019〕67号)要求,现就高质量做好我院2020年现代学徒制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结评价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一)年度评价
光电工程学院承担的2019年现代学徒制立项项目(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须分别对照在省教育厅备案的申报书和实施方案撰写自评报告并上传至服务平台“项目管理与服务系统”,自评报告应包括:
(1)工作进展。各试点或立项项目推进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材料,包括校企合作协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训教材、师傅聘任标准以及激励机制、考核奖惩等各种规章制度。
(2)经费使用。省财政厅安排的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或立项项目专项资金、学院针对试点或立项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的预算及使用情况。
(3)主要做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双方合作育人等方面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
(4)问题建议及工作打算。对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出意见建议以及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二)总结评价
软件工程学院承担的2017年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软件技术专业)对试点工作进行自评,继续充实完善服务平台“项目管理与服务系统”中“实施过程相关材料”模块七个方面的资料,并提炼总结形成试点终期报告上传至“项目管理与服务系统”。终期报告应包括:试点工作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建设成效及案例,资金筹集、到位和执行情况,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方面及下一步继续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工作举措等。
(三)网络填报与材料报送
省教育厅要求:2020年3月30日前登录服务平台完成2017年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总结评价材料、2019年现代学徒制立项项目年度评价材料上传工作。2017年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终期报告、2019年现代学徒制立项项目自评报告(纸质版一式二份)于2020年3月30日前寄送省教育厅职教处。
(四)示范推广
机电工程学院承担的2016年度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数控技术)、2017年度教育部第二批试点项目(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均已顺利通过验收,望认真做好经验总结、并进行示范和推广。
二、院级现代学徒制项目申报与省级项目遴选推荐
(一)申报条件
学院各专业均可申报。鼓励紧密对接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相关领域,有省级(国家级行业)以上项目或已经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的专业优先申报。
(二)基本要求
1.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以“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为准则,积极推动试点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扩大招生范围,改革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办法。
2.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校企联合培养,将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培训相结合,注重“工作体验”、“做中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实现“零距离上岗”,达到“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3.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各二级学院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其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以二级学院为单位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原则上由校内教师教授专业基础知识和进行基础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4.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要加大学院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
(三)遴选程序及申报材料报送
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建设基础和人才培养实际积极申报试点项目,并认真填写《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并制定实施方案。12月25日上午12:00前将加盖部门公章的《申报书》与《实施方案》纸质版(一式2份)和电子版报送至教务实训处侯圣勇老师处,学院将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专业建设基础确定2020年度院级现代学徒制项目予以立项,并从中择优确定1个专业推荐申报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
确定的推荐项目于2020年1月15日前登录服务平台完成2020年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申报工作,同时将现代学徒制项目申报书与实施方案(纸质版一式二份)寄送省教育厅职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