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本质问题,同时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决定教育类型属性的关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职业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教育活动结束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参照。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嬗变

在不同的时期,国家政策文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不同的表述,每一种表述都代表着特定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时期(1980—1993年)

1982年教育部发布《中国短期职业大学和电视大学发展项目报告》,对职业大学及其培养目标做了初步的界定,指出“职业大学是根据地方需要,按照灵活的教学计划招收自费走读生,是学生将来可以担任技术员的工作”。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指出“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分析政策文本可知,这一时期高职教育刚开始兴办,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相对模糊,但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代表了高职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意义。“技术型”人才指为满足经济建设和地方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艺性强的操作人员,强调职业性、地方性、技艺性,满足经济建设需要是其主要特征。

(二)“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时期(1994—1998年)

1995年8月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1996年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优先培养满足基层一线和农村地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发展后提出的又一个目标定位,有着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实用型”人才是指高职教育培养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应用于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人才,逐渐解决本科教育过于偏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弊端,强调知识的实用与技艺的适用是其典型特征。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时期(1999—2002年)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这一时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渐成形,除了技艺,对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要求,如比较具体的职业道德要求、较为宽泛的素质结构要求等,但其侧重的是对人才的应用能力要求。“应用型”人才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面向生产一线的,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强调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与人才供需的对接是其典型特征。

(四)“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时期(2003—2011年)

2003年 “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概念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被第一次正式提及。随后,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一时期高职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得到强化,“高技能型”人才是这一时期高职教育比较清晰的培养方向。“高技能型”人才指在生产、运输、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是技术人员队伍的核心骨干。

(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时期(2012—)

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义“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这一时期高职教育由内涵式发展进入创新发展时期,将“技术”与“技能”相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的最大亮点。“技术技能型”人才指高职教育培养的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既掌握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技术,又拥有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迁移创造的能力。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 )是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施行后,竞争和价值规律是基本特征。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进一步的战略性调整,很多企业开始通过创新和增加技术含量来实现产品的增值。市场经济的确立、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直接从事企业生产、服务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产生了更大的需求与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目标变化的直接动因。

( 二 )是受社会变革的影响。人才结构的变化促使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行业技术工人短缺严重,尤其是高级技工占比较小,人才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呈现出结构性的矛盾。此外,旧有培养目标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就业要求,导致就业压力骤增。将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资本只能通过教育来实现。同时,政治、文化、家庭等发生的变化也对高职教育目标产生影响。可以说,社会因素是高职教育目标变迁的深层动因。

( 三 )是受科技发展的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科技飞速发展,技术进步促使生产方式更趋柔性化、分散化、智能化,新的生产和服务岗位对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要受过系统技能训练、要具有创新精神、要知识的广博与复合、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

( 四 )是受教育自身发展的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同时期的教育研究者对于高职教育的性质、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人才培养等基本问题的持续研究,推进了人们对高职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促使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不断发展完善。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因素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高职教育的教育性本质

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通过对人的影响与作用达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其他功能的实现。高职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 “培养人、塑造人”的本质属性,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首先是对学生自我生存、发展和完善能力的培养。人的能力得到发展,自然会带动社会的发展,将社会发展置于个人发展之前是本末倒置的,因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首先应考虑教育性。

(二)高职教育的类型与层次特性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分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不同定位。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学术性”“研究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应用性”“职业性”。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划分了不同的层次,初等职业教育处于最底层,目标是使学习者获得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技能。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开展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层次的不同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高低,类型的不同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

(三)高职教育的技术与技能性

职业教育层次的差异性带来了技术教育与技能教育的争议。普遍认为,应用型人才按层级高低分为三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工程型人才理论基础扎实,具有专业深度,实际工作中主要负责设计、规划、决策及新技术的研发等,主要对应的是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较高,从未来适应的职业范围来看,技术教育对应的是职业岗位群,技术型人才能够适应职业岗位变迁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实现跨岗位就业,职业发展空间较大。技能与技术的差别主要在于技能具有单一性、预定性和重复性,注重动作的熟练程度,习得过程是反复的训练、归纳与经验的总结,在技术应用上相对较弱,技能教育主要针对的是特定的岗位,职业范围相对狭窄,知识迁移与创新能力要求比技术型人才要求低。从目前来讲,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应落在本科职业教育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应落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应落在中等职业教育层次。

四、高职教育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构建

自2016年3月,“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工匠精神”多次被政府报告和文件提及。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在长期职业实践过程中养成的良好职业素养、彰显的特有职业品质,新时代更是赋予了工匠精神新的内涵。但是,工匠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没有纯意识的存在,工匠精神只有承载于人之上才能够体现出来,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只有通过学生这一载体才能够进行。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因此,我们提出“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探索。

(一)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维度

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1.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知识目标的高端与复合性

在整个职业教育系统中,高等职业教育处于较高层次,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具体表现为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性。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从“技术型”“应用型”“高级能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而来,其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要求更高。当下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科交叉、知识充足成为常态,许多科技不再是由单一知识构成,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学科知识的复合。工匠是在某一领域具有超高技艺的人,要实现在专业领域的精通,更加需要其他相关领域知识的支撑。

2.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能力目标的专研与创造性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这是由高职教育的类型决定的,高职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人才。工匠型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实践能力,更是要成为基层技术技能的行家里手,这就需要专业化的能力支撑。同时,工匠型人才还需要对工作的认同和自豪感,进而达到专研的高度。这就意味着工匠型人才能力的专,不仅是技能的高超,也是一种对工作透彻理解,追求极致的专研精神。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的改进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工匠型人才应具有较强迁移和创新能力,能快速并准确发现现有和潜在的技术问题,运用既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素养目标的系统与行业性

教育性是职业教育另一个本质属性,职业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主体的构建和完善,并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工匠型人才素养目标有宏观层面的国家情怀、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有个人层面的道德品质、坚定意志、进取精神等的培养,更有涉及具体行业的职业操守、职业精神、求真务实态度、不断进取等职业素养培养。因而,工匠型人才素质目标既是系统的又是具有行业特性的。

(二)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框架

1.宽厚与专精结合

高职教育工匠型人才应具有知识的宽厚性,从纵向上,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厚度,基础理论知识是能力生成和能力得到发展的奠基石,也是构建个体能力体系的基础。从横向上,是专业知识的宽度,表现为专业知识的宽口径,工匠型人才应尽可能地扩大知识的范围与覆盖面,在掌握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上,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其他内容,力争在更全的知识背景下深化对专业的理解,增强职业迁移与发展能力。

在智能制造的时代,特定岗位的“单一技能者”重复、简单的工作方式,将逐渐被工具和技术替代,工作内容复杂化的提升、职业岗位工作范围的拓宽和专业工种间业务的交叉要求一专多能的人才。同时,高职教育工匠型人才应具有知识的专精性,不断钻研从事行业、相关工作岗位的知识,在宽厚基础上做到专业的精细,这是由高职教育为生产一线服务的属性决定的,也是能成为工匠的关键,只有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特定领域才可能成功。

2.人文与技能并重

职业教育过分注重人才的技能训练,一定程度上忽略人文素养的培养。强调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必须的,但职业教育的人文价值维度同样不可或缺,不能因为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而损害人的价值。因而,高职教育工匠型人才应是人文与技能并重,发展技术的同时,也注重人文精神的发展。。

3.传承与创新融合

我国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手工业造就了一大批的能工巧匠,享誉世界的精湛技艺以及独有的工匠文化。但随着产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兴起,现代工业制度及制造文化迅速传入中国,加之传统手工业的式微,中国本土工匠文化与技艺没有与现代制造业实现高度耦合,工匠文化及技艺的传承出现了“断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手工业曾经铸就了辉煌。传承的断裂,并没有让“工匠”的定义出现偏差,质量上的精益求精,技艺上的尽善尽美等核心本质依旧被保存。高职教育培养的工匠型人才应该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人才,将中华本土工匠模式与西方近现代工匠模式相结合,传承创新技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通过创新让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活力。传承创新精神,将“经世致用”“守拙求真”“德艺双修”等传统工匠精神与西方“标准化动作”“一生只做一件事”等现代工匠精神融合创新。传承创新文化,将手工业传统“家族”文化、“师徒”文化与现代优秀企业文化、行业文化融合创新,培养出传统与现代结合,本土与国外结合的工匠型人才。